江川:“幸福文祥”里的基层善治密码
2025-10-17 09:09:01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基层治理是承载民生期盼、维系社会稳定的关键纽带,基层治理的每一个细节,都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近年来,云南省玉溪市江川区坚持党建凝心,着眼以人为本,以社区精细化治理为切口,助推城市基层治理拓面提质,让居民幸福指数就地升温。午间,文祥片区的楼栋长们刚结束日常巡查,社区食堂飘出阵阵饭菜香气,日间照料中心的志愿者在为老人量测血压,智慧平台的屏幕上闪烁着居民新提交的诉求单……随着完整社区创建的持续深入,“幸福”这个抽象概念正变得真实可感,这幅美好家园生活图景,正是江川区着眼多元共治、民生为本、法治护航、科技赋能四重维度精耕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缩影。

多元共治:从“一人独奏”到“协同交响”,治理模式的现代化转型

基层治理不是政府部门的“独角戏”,而是多元主体协奏的“交响曲”。文祥片区是典型的老旧居民楼集聚区,民生服务、小区管理等多重任务交织,“物业懒得管、居民管不了、社区管不全、部门管不着”带来的治理难题,让单一管理模式难以为继。破局始于“党支部+业委会+物业+社区+楼栋长”五方联动机制的落地生根。江川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以党建引领“红色物业”为支点,成立小区党支部,推选楼栋长,按照“楼栋推举、组织推荐、居民推选”程序,组建业主委员会,由社区牵头成立物业服务中心,推行“群众自治+协商民主”模式,依托“院坝理事会”“阳光议事园”“红色议事亭”等平台共治共商,推动基层治理从“条块分割”向“协同共治”深度转变、居民群体从“服务对象”向“治理主角”深度转变,实现了治理重心下移,使小区治理从“各唱各调”转向“众人合唱”,“脏、乱、差、堵”顽疾得到根治,“政府引导、社会协同、居民参与”的多元共治治理效益逐步显现。

民生为本:从“普惠供给”到“精准滴灌”,民生服务的精细化实践

“群众笑脸”是检验基层治理成效的“晴雨表”。“独居的李大爷中午需要送餐,张奶奶的小外孙明天要上日托班,下午三点有义诊活动……”文祥里日间照料中心的记录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居民的个性化需求。这个集“医养托吃健文教娱”于一体的民生阵地,每天要接待近三百位居民,而这样的服务场景,正从社区向全区延伸。江川区聚焦群众关切的老有所养、幼有所育、病有所医、困有所助等问题,从医、护、食、康、养、乐全方位创新模式,建设老中青邻里综合服务中心,配齐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建成36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6个农村幸福院,配套37个日间照料中心、2个幸福食堂、文化广场等,15分钟便民服务圈“圈”出了居民的幸福生活。以“三双报到”活动为载体,搭建“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党员、志愿者接单—群众评单”闭环,提供教育、文化、就业、社保、健康卫生等全领域服务,收集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诉求300余件。通过民生需求识别精准化与服务供给差异化,实现从“普惠供给”到“精准滴灌”的跃升,让群众笑脸常在。

法治护航:从“事后处置”到“事前预防”,和谐秩序的长效化构建

法治保障是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石。江川区通过搭建网格化管理、场景化普法、协同化调解立体矩阵,将法治建设融入基层治理、产业发展、民生保障等各领域,让“法治江川”与“幸福江川”同频共振。有序整合党建、综治、民政、城管、信访、应急管理等各项工作,在文祥片区划分4个网格,细分网格责任区24个,以“一张网”管理体系为牵引,发动群防群治力量,开展常态化矛盾纠纷联调、邻里互助联动等“十联”工作,推动片区安全生产、环境卫生、矛盾纠纷等各项工作在网中办、网中治,实现“一联户”串起小区服务和治理“千根线”。融合“五治联动”,搭建村级法治文化阵地,开展分众化普法,结合居民的不同需求和亟待解决的急难问题,依托“蒲公英”“星光未检”“三官三师三员”进万家等场景化普法品牌,有针对性开展法律宣讲、座谈、协商等活动,深化“普法+调解+答疑”全链服务,做实“抓前端、治未病”,将矛盾纠纷化解在一线,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让基层成为和谐有序、人民幸福的美好家园。

科技赋能:从“脚板跑腿”到“数据跑路”,精治善治的数字化蝶变

数字化赋能绘就文祥片区“智”理新图景。“以前反映楼道电灯不亮,得跑社区、找物业,现在手机点一点,第二天就修好了。”居民对此很是满意。江川区着力搭建“智慧党建+治理”平台,引入智慧小区、海绵城市等先进理念,推广应用“党建引领·美好家园”社区数字治理智慧平台,在片区内安装车辆识别、智慧门禁、视频监控、电子显示屏等安防设施,植入邻里、教育、健康、创业、建筑、交通、服务和治理等九大场景,构建起“一屏知全域、一网管全局”的数字化基层治理模式。通过视频监控、电子门禁、人像识别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实行24小时监测,保障居民的生活安全。应用数字身份识别、智能互联等技术,按照“一户一档”的要求建立电子档案,实时更新住房、住户信息,增强服务精准性、便捷性和高效性。借助大数据促进社区感知智能化、管理精细化、服务多样化,实现“服务+治理”线上线下全覆盖,基层数智效率大幅提升,“数据跑腿”有效提升了居民“幸福指数”。

来源:江川区委政法委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
滇ICP备10004706号-1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18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