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 新平长安网 >> 政法园地 >> 政法风采
苏献东:用热爱和担当记录警营故事
2025-11-25 10:08:41

6

用心拍摄。

□ 通讯员 陈思元 文/图

走进新平县公安局政治工作室,目光会不自觉地被那个靠窗的工位吸引,桌子上摆满了各种摄像器材:相机、三脚架、刻录机、收音器……一个皮肤黝黑的男人坐在那里,无数次跟随战友奔赴一线,阳光与风雨在他脸上留下略显沧桑的印记。

他就是苏献东,今年38岁,是新平县公安局政治工作室宣传岗的一名辅警。八年公安宣传工作,苏献东撰写和修改各类文章1200余篇,拍摄制作警务短视频100余条,被国家、省级各类报刊、网站、新媒体采用400余条(篇)。多部作品获省委网信办、省委政法委表彰,多次被评为市、县公安机关优秀辅警。他拍摄和创作的《牛DNA鉴定》《理理发·普普法》等短视频作品在网上火爆。

让战友的故事被看见

2018年,苏献东到新平县公安局工作,被分配到政治工作室做全职宣传辅警,负责撰写各类信息、制作各类视频、编写各类材料。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苏献东凭借之前在传媒公司学到的技能,游刃有余地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工作。

参加工作两个月,苏献东便接到了重要任务,局党委要求制作一部与宪法有关的微视频,参加全省政法系统相关评选活动。因在传媒公司工作过,苏献东在策划、拍摄、剪辑等环节一气呵成,视频参评后荣获二等奖,这对苏献东来说,是鼓励也是激励。2019年,参加公安工作不到一年的苏献东接到局里制作一部关于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专题片的任务。苏献东迎难而上,在办公室同事的协助下,很快完成了专题片的制作,省下了近10万元的制作经费,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认可。

苏献东喜欢写作,他说:“文字的力量不可估量。每个战友都有自己的故事,我要做的,就是让这些故事被看见,去激励更多的人。”在他眼中,警营里的每个人都是一本厚重的书。

八年里,他的足迹到过公安工作的无数个“现场”。无论是惊心动魄的抓捕,还是细致的社区走访;无论是抗灾抢险的前线,还是节日里的坚守岗位,他都自告奋勇,扛起相机就走。他笑着说自己“抢”过很多活,因为“不怕苦不怕累,就怕错过好故事”。

他精心打磨的人物通讯稿《李学章:新平公安的审讯大师》,用细腻的笔触,让一位经验丰富、匠心办案的老民警形象跃然纸上,引起战友们的共鸣。他精心撰写和打磨的戛洒派出所的先进事迹报道,生动刻画了一个团结奋进的集体群像,助力戛洒派出所于2022年顺利获评公安部命名的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成为基层所队学习的榜样。

公安宣传也是战斗力

苏献东有个习惯:采访前总喜欢和采访对象聊天。他善于聆听,能轻易打开别人的话匣子。“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人,才能写出有温度的材料。”正是这份真诚,让他笔下的每个故事都真实动人。

苏献东的“武器”不只是笔和摄像机。高中时自学的PS软件,成了他助力公安工作的另一项绝活。2020年1月3日,新平县辖区发生了一起刑事案件,嫌疑人在农贸市场失踪,案侦部门为一张模糊不清的嫌疑人截图而犯难。苏献东接过任务,迅速拷贝所有驶出农贸市场车辆视频,在电脑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运用娴熟的图像处理技术,一点点修复、比对、优化,最终让嫌疑人的面部特征清晰呈现,为案件侦破提供了关键线索。

2021年初,戛洒派出所侦办了一起合同诈骗案,诈骗金额高达400万元。苏献东与办案民警了解案情后,深挖嫌疑人作案动机及受害人心理状态,经过三天详细调阅案件笔录,加上自己对案件的分析,撰写了通讯稿《矿老板的买卖》,得到省公安厅宣传部门的高度赞赏,并专门安排人员到戛洒实地采访制作专题片,后在中央电视台播出。2023年,苏献东撰写的新平警方破获金店被盗案的通讯稿《追金72小时》被中央电视台“相中”,派出记者到新平实地采访。2024年,苏献东采拍的反映基层老民警王舜生主动为群众理发并开展普法工作的短视频《理理发·普普法》在网上火爆,被人民日报客户端采用,一度成为网上热搜。

2022年以来,苏献东撰写了全局20余名民警和多个部门的先进事迹材料,为单位和战友摇旗呐喊,许多民警和部门获表彰和荣誉。在警营里,他是那个站在光环背后的人。当战友们的事迹变成铅字、登上荧屏,他正在策划下一个作品。他说:“公安宣传也是一种无形的战斗力,是群众深入了解公安工作的纽带,我们要做的就是让群众对公安机关和人民警察绝对信任。”

更难得的是,他将这份热爱与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了下去。面对新来的、从未干过宣传工作的同事,他从最基本的图片裁剪调色、视频剪辑的节奏把控,耐心细致地进行“传帮带”。在他心中,一个人的力量有限,只有让更多人掌握讲好警察故事的本领,这份工作才能薪火相传。

来源:玉溪日报 2025-11-25 A04版:四版

编辑:王一婷
关闭
主办:中共玉溪市新平县委政法委员会
运维: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