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基层社会治理从“物理整合”迈向“化学融合”?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以创新实践交出亮眼答卷。今年以来,新平县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平台融合、力量盘活、机制整合与科技赋能,探索建立独具特色的“35433”运行体系,推动县乡村三级综治中心实现从“有”到“优”、从“建好”到“用好”的深刻蝶变,为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范例。
“三化建设”筑矩阵 协同作战显威力
新平县通过规范化、实体化、实战化“三化”建设,构筑起高效协同的基层治理作战矩阵。
平台搭建规范化。新平县三级综治中心严格按照“七有”标准统一建设,实现标识标牌、组织架构等“四个统一”。县级综治中心打造“一厅八室”集成服务,确保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乡镇(街道)综治中心与派出所、司法所融合共建,快速响应;村(社区)综治中心筑牢一线“前哨”。目前,三级综治中心覆盖率与实体化率均达100%。
力量盘活实体化。县级综治中心创新“2+6+N”模式(县信访局、法援中心整体入驻,6部门常驻,“N”部门轮驻);乡镇综治中心推行“大中心”制,由政法委员挂帅,打破部门壁垒;村(社区)综治中心集成“‘两委’+综治专员+民警+网格员”力量,激活神经末梢。
机制驱动实战化。新平县委深改会审议印发规范化运行机制,推动纠纷闭环处置。探索建立“3+N”实战机制,实现力量联动、信息联通、纠纷联调,形成了县级牵引、乡镇枢纽、村社依托的“三级联动”组织体系,脉络畅通。
“五个环节”闭环管 纠纷化解在基层
紧扣信息收集、分析研判、分流交办、指挥调度、跟踪问效“五个环节”,新平县实现了矛盾纠纷的全周期、闭环式管理。
信息收集全面,组织多方力量全面排查,按“一案一表一码”建档,创新“11类”情况统计,确保风险隐患底数清、情况明、动态准。
分析研判精准,县中心“5+N”模式集中研判,乡镇中心“4+N”模式周研判、月例会,及时掌握风险,精准制定对策。
分流交办高效,依据矛盾类型、风险等级等因素精准交办,落实“四定三包”,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
指挥调度有力,定期跟踪进展,纳入督办,启动“红黄橙”三色预警;对高难度问题,由县中心商政法委“点将交办”,确保力度。
跟踪问效到位,坚持“谁调解谁回访”,防止案结事不了;对不作为、乱作为行为严肃追责,形成有效震慑。
“四调对接”聚合力 多元解纷提质效
坚持调解优先,新平县畅通警调、诉调、访调、检调“四调对接”,完善多元化解机制,成效显著。
警调对接,推动非警务分流,“民调入所”,在11个派出所成立10个调解组织,今年已化解纠纷239件;诉调对接,特邀调解组织进驻法院先行调解,2025年1—9月成功化解纠纷471件,有效减少诉讼增量;访调对接,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发挥“三调联动”合力,调处信访案件18件;检调对接,探索12309、检调对接“两进”中心,成功化解纠纷4件,调处成功率高达100%。
“三个责任”压得实 联排共调固防线
通过压实属地、主管、专班“三个责任”,新平县筑牢了矛盾纠纷联排共调的坚固防线。压实属地责任,创新建立“四级书记”抓重大矛盾纠纷机制,推动“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今年以来,乡村两级综治中心成功调处纠纷1632起,成功率高达99.82%。
压实主管责任,新平县督促行业部门落实先行处置要求,今年行政调解纠纷3026件。
压实专班责任,新平县对跨部门、跨领域重大矛盾,由县级领导牵头组建专班攻坚,已成功化解3起。
“三个支撑”强赋能 治理能力新飞跃
强化科技、法治、赋权“三个支撑”,新平县社会治理能力实现质的飞跃。
科技支撑方面,新平县整合云综治、信访等系统,构建“大数据资源池”,下发提示函5份;在重点场所安装未成年人人脸识别预警系统。
法治支撑方面,法学会首席法律咨询专家进驻中心,提供法律咨询意见7件;创新“党课+普法”、“节庆+普法”模式,助力全县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信访案件实现“三下降”。
赋权支撑方面,县委深改会赋予县中心“五项权力”、乡中心“三项权力”,有效破解“小马拉大车”困境。
今年来,新平县乡两级中心累计派单交办纠纷1226件,化解率达93.28%。新平县“35433”运行体系的成功实践,不仅提升了综治中心的实战效能,更探索出一条符合实际、高效顺畅的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来源:人民网